主要内容:所见所闻 | 各种教程 | 有用的东西
博客:https://blog.qixing1217.top
朋友圈:https://moments.qixing1217.top
网页版频道: https://channel.qixing1217.top
博客:https://blog.qixing1217.top
朋友圈:https://moments.qixing1217.top
网页版频道: https://channel.qixing1217.top
往期:
- 英语词源查询
- 开源在线的英语发音网站
- 我是如何从哑巴英语到无障碍英文工作沟通的
#英语 #学习 #文章推荐
由于谷歌目前几乎放弃了中文搜索的算法优化,豆包利用这点在短短几天内生成了超过 2000 万条内容并让谷歌收录。字节的这种做法也引起了大量批评,为了节省时间不少谷歌中文搜索用户屏蔽了字节的这些网站,现在豆包已经放弃了这种内容农场策略,下线了垃圾内容。
补充:开发者社区稀土掘金也放弃 SEO 农场污染谷歌搜索
蓝点网
关注频道 @ZaiHuaPd
频道爆料 @ZaiHuabot
aaazzzaaazzzaaazzzaaazzzaaazzz
2006年10月,一些向境外发出的电子邮件会被退信,而接收方会收到「aaazzzaaazzzaaazzzaaazzzaaazzz」内容的空白邮件。在检查邮件服务器日志后,有人发现是中间人返回了退信通知,并给窜改邮件内容。而这个中间人就是 GFW。
不过此问题持续时间较短,通常几小时,所以后续记录较少。但是 2007年7月,此问题持续多日困扰着人们,于是 TOM163 邮箱、中国万网企业邮局等电子邮箱服务商,都发布相关公告。
TOM163 邮箱的说法是「国家主干网与国际线路连接不稳定」,但没有说到关键点。万网同样没有指出关键点,但至少给出了意味深长的「未知的技术问题」。
GFW 修改内容为 a28z,也许有些多此一举,应该可以无感知的单纯拦截邮件。并且为什么是 a28z,这可能是永远不会有答案的问题吧。
ggame
2006年10月,一些向境外发出的电子邮件会被退信,而接收方会收到「aaazzzaaazzzaaazzzaaazzzaaazzz」内容的空白邮件。在检查邮件服务器日志后,有人发现是中间人返回了退信通知,并给窜改邮件内容。而这个中间人就是 GFW。
不过此问题持续时间较短,通常几小时,所以后续记录较少。但是 2007年7月,此问题持续多日困扰着人们,于是 TOM163 邮箱、中国万网企业邮局等电子邮箱服务商,都发布相关公告。
TOM163 邮箱的说法是「国家主干网与国际线路连接不稳定」,但没有说到关键点。万网同样没有指出关键点,但至少给出了意味深长的「未知的技术问题」。
GFW 修改内容为 a28z,也许有些多此一举,应该可以无感知的单纯拦截邮件。并且为什么是 a28z,这可能是永远不会有答案的问题吧。
ggame
广义的 DNS
DNS 被比喻为互联网的电话簿,因为 IP 地址难以被记住,所以互联网设计者开发了 DNS(域名系统),用人类可读的域名导航二进制 IP。
虽然有 DNS 这本电话簿,但是在不清楚域名的情况下,还是没法前往各种网站。这时 网站导航 承担了电话簿的职责,比如知名的 hao123、2345。
之后网站导航不再流行,也许是因为好用的网站只要记住几个就足够。而能自定义网站卡片的默认标签页,以及搜索引擎成为了更方便的导航。后者输入网站名称,排名第一的往往就是官网,所以有玩笑说 Google 成为了各种网站的启动器。
不过有一些网站,比如存在版权问题的 Sci-Hub,其域名曾多次变化。这时就需要能动态更新域名的工具了,比如 Google 与 Wikipedia。不过搜索并点击会比较麻烦,于是有人开发了浏览器扩展,简化了操作。
DNS over Wikipedia,正如其名,这是把 Wikipedia 当作 DNS 的浏览器扩展。在地址栏输入
附言:
附言 2:有篇 研究浏览器书签的论文,发现绝大多数人没有使用书签的习惯,也许浏览器书签是是比较失败的设计吧。
浏览器扩展来自 Banboo 的发现 | #杂谈
DNS 被比喻为互联网的电话簿,因为 IP 地址难以被记住,所以互联网设计者开发了 DNS(域名系统),用人类可读的域名导航二进制 IP。
虽然有 DNS 这本电话簿,但是在不清楚域名的情况下,还是没法前往各种网站。这时 网站导航 承担了电话簿的职责,比如知名的 hao123、2345。
之后网站导航不再流行,也许是因为好用的网站只要记住几个就足够。而能自定义网站卡片的默认标签页,以及搜索引擎成为了更方便的导航。后者输入网站名称,排名第一的往往就是官网,所以有玩笑说 Google 成为了各种网站的启动器。
不过有一些网站,比如存在版权问题的 Sci-Hub,其域名曾多次变化。这时就需要能动态更新域名的工具了,比如 Google 与 Wikipedia。不过搜索并点击会比较麻烦,于是有人开发了浏览器扩展,简化了操作。
DNS over Wikipedia,正如其名,这是把 Wikipedia 当作 DNS 的浏览器扩展。在地址栏输入
sci-hub.idk/
,扩展会自动检查 sci-hub 维基条目的信息框(infobox),然后访问其中的链接。非常有创意的扩展,实现了众包的域名系统。附言:
.idk
不是 IANA 的顶级域名,所以在地址栏输入 sci-hub.idk
只会搜索。添加斜杠才能让浏览器识别为链接。Firefox 可以自定义需要的顶级域名,只需要在 about:config
中添加 browser.fixup.domainsuffixwhitelist.idk
= true 即可。附言 2:有篇 研究浏览器书签的论文,发现绝大多数人没有使用书签的习惯,也许浏览器书签是是比较失败的设计吧。
浏览器扩展来自 Banboo 的发现 | #杂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