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内容:所见所闻 | 各种教程 | 有用的东西
博客:https://blog.qixing1217.top
朋友圈:https://moments.qixing1217.top
网页版频道: https://channel.qixing1217.top
#微信 声称不保存 #聊天记录 数据,你们信么 ?

相关视频:up花上百小时 深扒 #微信 #空间占用 的秘密 微信的删除 #聊天记录 ,是 #逻辑删除 只是你自己看不到,他们甚至将用户的手机当作 #服务器 来存储你的聊天记录,以便于监察 https://t.me/mightyflame/10946

其他回答: https://t.me/mightyflame/12385
折腾效率工具的思考

1

之前我学习 ps 时看了很多视频,视频里都讲,快捷键没必要特别去记,之前慢慢用就会了。可事实上,如果不刻意去记忆,永远不会使用,永远只会用鼠标点点点。在一开始的阶段,还是得逼自己对着快捷键慢慢按,之后才能熟悉。

无论是 markdown,还是各个软件快捷键的运用,都是需要大量记忆,刻意使用,绝对不存在说用久了就会这件事。把一个不会英语的成人,放在英文国家,放 10 年他都不可能学会英文。

2

工业革命之后,效率提升了一节,互联网的出现,效率又提升了一节。网上不少人讽刺效率挡,天天不写一个字,只知道研究效率工具。可这些好用的软件,明明能大大提升自己的效率,古代人研究一个课题,可能要在书房里看个几年的书,现在只需要通过软件检索,那为什么不用呢。

在研究工作流时,一定会出现效率过剩的情况,就是使用效率工具的时间要比写内容的时间还长。可是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,把所有的效率工具都使用一遍,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,先加法后减法。

3

在 YouTube 、少数派上学习效率工具可能不是好的选择。因为视频博主,他要做的就是把视频做出来,从如何输入到如何视觉化,博士是要做的是研究课题,如何写一篇论文。可你是博士生吗?你是视频博主吗?你的职业是什么,你具体要做什么事情,有只属于自己的效率工具。

这些效率工具的推荐内容,只能借鉴,看看软件功能有哪些,自己是不是真需要。

4

如果本地只有 100 篇文章需要整理,那么相信我,你并不需要效率工具,等什么时候有一千一万篇文章,再去考虑使效率工具。就像一加一,并不需要按计算机,心算更快,但999*999,这时使用计算机效率就会更高。

有些人要处理大量的文字内容,有些人要处理音频内容,有些人要处理视频内容,还有些人要处理论文,这些都是输入的部分,输出更多,可能是录播客、写播客、做视频、写一个课题。

本地只有 100 篇文章,就想着未来如果本地有 10000 篇文章要怎么处理,如何优化。首先不一定都是文字内容,其次输出的目的还没有确定。过早的优化,满世界找效率工具,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。

要先有内容,通过需要处理的内容再去找效率工具。

5

不要幻想一个软件可以解决所有问题,大而全的软件只适合办公。大多数情况需要几个软件互相搭配使用。也不要使用一个软件只能解决一个问题。会使用很多很多小软件,在软件之间频繁切换体验也会很差。

6

不要完全相信本地,也不要完全相信云。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云端一份,本地一份。因为永远不知道电脑会不会死机或者硬盘坏死,也永远不知道云端的服务哪天会爆炸。

哪天你储存的大量内容突然消失,本地想砸电脑,云端想杀人。
阅读输入工具的 Combo丨翻译、总结、全局和 AI
沙拉查词/有道词典/沉浸翻译/Glarity/Quicker 的动作

最近常驻使用的几款语言插件越来越舒服,今天就简单介绍下阅读输入中工具的哪些组合好用收益大,我主要从「翻译」「总结」「AI 调用」「全局」四个方面来简单说说。

这四个方面的工具功能完善对阅读输入大有裨益,「翻译」而言,我看重划词翻译/句子翻译/网页翻译/AI 翻译/输入框翻译/OCR 翻译;「总结」,我看重划词段落总结/全文总结,这里一定程度已经反映这个工具对 AI 的整合程度了,单独列出来是因为之前也有单独的文章 URL 处理和总结网站;「全局」,全局是对碎片化多平台阅读的整合需求处理,以及网页和界面的全局呼出;「AI 调用」是目前检验一个工具完善程度的标志,在阅读输入方面也会镜现前面的功能,AI 翻译/AI 总结/AI 自定义 Prompt/AI 全局挂件等。

我目前稳定的阅读输入工具 Combo:沙拉查词+有道辞典+沉浸翻译+Glarity+Quicker 输入框翻译/全局呼出动作,对应了上面的几乎所有的功能收益,对我而言这几个工具 Combo 已经在我这里达到某程度的「生产力震颤/和谐」,即其他工具的介入易引起排异反应,而这种和谐程度因人而异,即供参考。

「翻译」

沙拉查词承担「翻译」功能,其划词/句子翻译非常舒服,主要快捷键双击翻译和图标 Hover 呼出翻译界面的交互很舒服,翻译功能成熟,可导入 ANKI。其它划词翻译很多不够成熟,以及有功能出奇的翻译工具如 Burning Vocabulary 以及 Relingo 就承担了「翻译」和网页「全局」翻译记忆的功能,适合语言学习初阶使用,我已经放弃,以及 LingQ 等工具学二外仍然有优势(可以结合现在的沉浸翻译插件的交互学习)。

沙拉查词主打单词和句子翻译,而沉浸翻译插件就主打段落和网页翻译,非常强大。沉浸翻译插件最近更新的三击空格输入框翻译也非常输入,也支持 OpenAI API 翻译,最近更新的 Hover 段落翻译对于学习收益也非常大,还支持视频字幕翻译(类似油管双语字幕插件)。

前两都是对应网页相关翻译功能,而应用级全局翻译和 OCR 翻译我辅之以「有道词典」,以及主要使用 Quicker 动作进行全局输入框的翻译。

然后讲讲 AI 与翻译,AI 划词和句子翻译其实是溢出的,单词和句子翻译源的选择只需要专注翻译速度和精确完整度,沙拉查词/沉浸翻译的翻译源完全够用,Deepl/彩云/OpenAI。AI 用于划词和句子翻译最主要的功能是学习辅助,也就是 Prompt 自定义以支持单词和句子的自定义处理、导出、学习和吸收,这点而言 ChatGPT Sidebar 系列、全局翻译工具 TTimeOpenai-translator 以及插件 Scouter 可以承担这种个性化学习的功能,但交互体验一般。

主要我现在反感这种「笨重介入」的功能,即在一个任务里插入另一个独立任务(这里主要引入我项目处理的一个习惯,原子化拆解),在这种阅读过程中 AI 定制化处理和输出是耗费时间的,会增加工作摩擦,就如同有人喜欢在阅读的时候制作完整的「卡片笔记」一样,这种「笨重介入」的任务插入是对项目管理的无视,诱出效率陷阱。

「总结」

总结功能主要是看重划词段落总结和链接全文总结。Glarity 全文翻译非常强,可以自定义 Prompt,而段落翻译总结对于总结本身没有意义,这里的 AI 对段落的处理更像是沟通和对话。ChatGPT Sidebar 系列可以承担该功能,而目前我基本也放弃这种稍稍的「笨重介入」,我真要处理一段话,会直接复制到 GPT4/NewBing 等界面对话和沟通。

「全局」

除去 Burning Vocabulary 等翻译显示意义上的「全局」,其它插件都能在网页端模糊「全局」意义。而这里「全局」更强调应用级的全局处理。有道词典承担我全局划词/句子/OCR 翻译,加上 Quicker 动作输入更加灵活以及最直接的输入框全局翻译

---
明显,我对 AI 插件这种自定义学习介入阅读输入流程,不推荐(除去总结)。不管是母语阅读还是其它语言,阅读更应该是 「walk on water」般轻盈自然,而不是带着脚镣、更多插件和更多「笨重介入」缓行。

「这篇内容适合图表展示」

Reference
AI 影响我阅读文章的方式
AI 时代的互联网阅读丨注意力/收敛/存在危机
语言学习相关总结
语言学习路径
生产力震颤/和谐

#RSS #ReadingSystem
《网络游戏管理办法》发布后,游戏厂商的反应

《网络游戏管理办法》(草案征求意见稿)的内容非常严格,其中含有:禁止恐怖、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游戏,禁止每日登录等诱导性奖励,在境外运营发行游戏也要自觉遵守「网络游戏内容禁止性规定」等规定。

随后游戏公司股票大跌,不过游戏厂商的反应有些耐人寻味:

2023年12月22日 12:53,心动公司方面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:「(摘要)将积极配合」。

2023年12月22日 15:48,记者向三七互娱拨打电话咨询(可能是以投资者身份进行咨询),三七互娱向咨询者回复:「有关影响我们还在看。目前只是征求意见稿,还没有正式实施。」

2023年12月22日 17:01,腾讯游戏副总裁张巍,通过媒体回应「(摘要)腾讯一直严格贯彻落实管理要求」「(摘要)新规对游戏运营并无本质改变」「(摘要)新规明确了对行业的支持态度」。

2023年12月22日 19:28,匿名游戏从业者向记者透露,正在加班紧急修改两周后上线的手游,目标是将游戏调整到符合《办法》。

2023年12月22日 未知具体时间,盛天网络、天娱数科、富春股份等游戏公司,在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互动交流平台「互动易」上,回答了投资者关于征求意见稿对公司的影响问题。

2023年12月23日 17:49,腾讯 CEO 马化腾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消息:「意见稿立足于保障和促进网游繁荣健康发展。」

2023年12月23日 17:51,网易方面回应《科创板日报》《红星资本局》表示:「(摘要)不会对网易业务造成本质影响」「(摘要)网易游戏始终严格贯彻落实各项要求」「(摘要)网易会积极参与意见反馈」。

2023年12月23日 20:27,完美世界回应新浪:「(摘要)新规具有正面意义」「(摘要)完美世界将积极参与征求意见的过程」。

---

可以看出游戏厂商都没有通过公司的官网、新浪微博等渠道发文,而是通过第三方媒体回应游戏新规。就算有回应,内容大多也是面向投资者。完全忘记了玩家群体,回应中没有提及,游戏是否会被合规化(和谐)、如何修改等。

唯一的透露游戏会被修改的从业者,还没有透露具体的游戏。此新闻呈现的效果,也主要是给游戏市场的投资者一点信息,跟游戏玩家关系不大。(毕竟还没上线)

所以看起来这些游戏厂商,似乎说了很多,但实际上是沉默的。也许不想让让人以为被噤声吧。但这种拍手叫好,不敢喊疼,显然比噤声还要恐怖。(笑)

ggame | #杂谈
#内幕消息

流浪狗的问题,是结构性矛盾,必须有人出来做“坏人”,而那些城市管理者、学校保安就扮演了“坏人”角色。

矛盾在于,一方面管理者需要规避风险,因为万一出现流浪狗咬人的事,负责的是学校、社区和街道,而不是网民或遗弃者;

另一方面,社会对于如何“抓捕”流浪狗的感官要求非常高,无法接受稍微暴力一些的画面,觉得太过残忍,不够文明。

于是那些实施抓捕的执行者,比如保安们,就成了夹杂中间受两头气,甚至网暴的受害者。且很多人没意识到,他们也只是辛苦的打工人、劳动者,出苦力混口饭吃。
这些保安,是在为宠物的遗弃者原主人买单。

流浪狗的问题,比不牵绳子的烈性犬还更加复杂:
后者起码还能找到责任人,而前者是没人负责的,属于典型的“权责不统一”,
流浪狗咬人后,责任落到了宏观意义的管理者身上。

换句话说,我们在网络上,心疼狗狗,虽然也是最基本的人性,是爱心的体现,但这种爱心不用报以成本付出,
而线下面对成群的流浪狗,是要付出真金白银的管理成本,以及不可控的风险。

这个矛盾,目前没有一般很好的方案去解决,
在全球范围也是如此。
欧美的做法,是统一抓捕流浪狗,但是在1周到1个月内的时间找人领养,否则就“无害化处理”,

说白了就是安乐死,是不是很残忍?当然咯,但连欧美这种极其发达且视宠物为家人的白左社会,依然这么“残忍”,说明现实就是比理想更加冰冷。

美使馆数据:许多美国家庭会领养宠物狗,但因为各种成本限制,每年安乐死120万只狗、140万只猫。美国的动保极其兴盛,且全民浓烈的爱动物氛围,且极其富裕发达,也就做到这种程度。 很多社会问题就是这样,没办法,就是没办法。

所以我们能做到这种程度,已经算不错了。
图2也是一种方案,小区业主凑钱,给流浪狗进行安置,这就是权责统一的体现,可谓完美方案。
前提是,小区凑齐了2万块,

那问题来了,我们的所有小区社区和街道,都能凑齐这2万块吗?
Back to Top